
现场

现场

颁奖

颁奖

颁奖

颁奖

颁奖

颁奖

合影
本网讯 11月6日至10日,第十一届“金飞燕”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嘉年华在我校举行。活动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指导下,由我校和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主办,吸引了两岸青年创作者、影视从业者及专家学者齐聚湖北,共谱两岸文化交流的乐章。
本届大赛以“I·视界”为主题,寓意“我”之独见,“爱”之相连,“界”之无垠。在为期5天的嘉年华中,系列活动依次展开:创作盲盒破冰启航,学术交流思想碰撞,极拍48小时激荡灵感,创享聚场荣耀绽放。来自两岸600余部优秀作品,以中华文化为根,以人间烟火为韵,以科技奇境为翼,在AI与影像的融合探索中开拓了视觉表达新维度,展示了两岸青年创作者们的青春梦想与奋斗追求。
首次推出的“创作盲盒行动”成为亮点。三支由两岸学生通过随机抽取主题信封及“拼图寻友”方式组成的团队,围绕“文化味”、“烟火气”与“科技感”三条主线,前往精益眼镜、老汉口茶厂、咸安坊、萝卜快跑智行谷及峰客机器人研发中心等武汉特色地标,在48小时内完成极限短视频创作。副校长何慧刚在开营仪式上以“拼图”为喻,鼓励青年在协作中深化友谊,用镜头记录真情,以青春见证融合,成为传播两岸文化与共鸣的使者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。
11月9日,创享聚场暨颁奖典礼在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氛围中启幕。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程良胜,校党委书记高义勇,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丹青,副校长何慧刚、党委常委许传华,以及湖北电影家协会主席陈敦亮、理事童江南,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平、台北市微型影像制作人职业工会理事长吴宗建等嘉宾出席,与千余名师生、媒体及创作者共同见证奖项揭晓。
高义勇在致辞中强调,希望两岸青年师生借助“金飞燕”平台,深耕中华文化,携手创作出更多有品位、有格调、有温度、有情怀、有力量的作品。学校将坚持服务对台工作大局,深化两岸交流,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条件,让“金飞燕”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文化标识,助力两岸青年在湖北经济学院追梦、筑梦、圆梦。
吴宗建表示,微电影微视频创作不仅连接学界与业界,更拉近两岸青年的心灵距离,希望“金飞燕”持续成为友谊与文化的桥梁。
程良胜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。最佳导演奖获得者汤仁骞分享了其对“I视界”的见解,台湾青年薛佳瑜与我校学生程子炎则讲述了盲盒创作中的协作故事。
本届大赛自4月启动以来,共收到两岸40多所高校600余部作品,其中203部来自台湾地区。经评审,60部作品入围,《在细雨中呼喊》荣获最高奖“金飞燕奖”;《台北一夜》《山河同渡》获“银飞燕”奖;《默数》《托举》《江江》获“铜飞燕”奖。最佳摄影奖、最佳编剧奖、最佳音效奖、最佳短视频奖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女主角、最佳导演奖等单项奖同步颁发。“创作盲盒行动”单元更以超有料文化奖、超来电共鸣奖、超会玩技术奖等别致奖项,致敬青年创意的多元绽放。参与盲盒创作的台湾青年感慨万千:“从抽中创作盲盒行动的主题到与大陆伙伴并肩作战,让我们在共同的文脉中,感受彼此的理解和靠近。”
典礼上还播放了湖北及学校宣传片、大赛主题片。AI机器人担任特邀主持,并与真人搭档抽奖互动,送出武汉特色文创礼品。经院学子以舞蹈《等你的回答》惊艳开场,以歌舞《青春的海》圆满压轴。
“金飞燕”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自2014年启航至今,累计吸引两岸500余所高校上万名青年才俊,征集作品近7000部,近400部入围争辉,已成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。大赛鼓励青年以影像记录两岸风景、文化、科技与成长,传播融合发展的真实故事,展现携手向前的新时代青年风貌。





